一位艺术家的流水线工作——记《春天的故事》的制作

文/商海客 2003

《他们在这做什么?》项目系列的目的之一是积极促进合资企业的工业生产和艺术家独创性工作之间的交流。按照经济界普遍流行的看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超出了平日工作生活的常规,企业中高度系统化的工艺流程自然不能受艺术家活动的影响。所以,在生产车间和办公室里组织杨振中的创作,被视作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SSMC)从未有过的挑战。公司向员工发出介绍这个项目的电子邮件,并认真排出在各部门拍摄录像的时间表。

杨振中勤恳地编排了详细的拍摄计划。他将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分成短句,这样人人都能立即记住,在摄像机前重复,而不需要照本宣科。他找来一些人作助手,由他们来组织协调SSMC的大量员工,帮助在录像的过程中记下员工的名字。发音简单的话标了出来,让不谙中文的外籍员工去说。在印出的分句表上,记载了背诵这些句子的员工的名字,此表亦记录了所完成的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并构成艺术品的一部分。杨振中的创作过程和SSMC的生产过程并不完全对立,事实上两者还十分相似。作品从两方面反映了生产线的工作:流水线的生产(一句接一句)和重复(每一句话要由几位员工重复,尽管最后录像中每个员工只读出一两个字,但这样句子的语调顺序却都是正确的)。

大多数员工欣然同意朗诵讲话中的一段,尽管有些人开始时有些胆怯或耽心他们在屏幕上看起来不酷。有些人乐于作胆怯同事的说服工作,鼓励他们参与。人人都熟悉《南巡讲话》的语言内容,外籍员工自然是例外。如果说在处理这为人熟悉的讲话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员工接触的只是它的片段。这一点可能在那些朗诵讲话片段而未把握整个讲话的来龙去脉的人身上产生了某种陌生化效果。这些“陌生的”片段有时引人微笑,而朗诵者则格外严肃,就象电视上看到的政治家演说一般。

对几位员工的简短采访揭示出员工的某种迷惑:“那位拿录像机的人到底在那干什么?”,“我们在参与什么活动?”,“为什么录像?”看来某些人很难想象这是一组艺术录像,他们反而在想,这是政治宣传或广告。其他人在讨论这个项目的内容和方法,有些人受到鼓舞,有些人则持批评的态度,阐述他们会去如何制作这样的录像,还有些人在询问艺术家的动机。然而有一点,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那就是大家都十分好奇地期待观看整个作品。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M—Day—SSMC员工的一件大活动——这一天观看这件作品的演示,将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现代艺术录像。

商海客(Heike Kraemer),汉学者,《他们在这做什么?》项目系列策划助理。